对比2024年与2025年监控计划的变化
1.抽样比例调整
在鸡肉和鸡蛋兽药残留检测方面,2024年的规定是从养殖场抽取的样品数量应超过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;而到了2025年,这一比例调整为不得低于抽样总数的四分之一。这一调整旨在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,同时确保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。
2.专项监控新增(重点监测药物)
2025年实施的肉牛肉羊产品兽药残留专项监控工作中,除了常规检测药物外,特别增加了对β-受体激动剂(针对肉牛肉羊)和糖皮质激素类(针对肉牛)的重点检测。这表明政府对于提高肉牛肉羊产品质量安全的决心,同时规定抽取样品数量不得低于抽样总数的四分之一。
3.检测项目药物种类调整
相较于2024年,2025年的检测项目进行了多项调整:
- 在鸡肉中增加了对抗菌增效剂——甲氧苄啶的监测。
- 牛奶中的氟喹诺酮类检测被取消。
- 牛肉及猪肉中减少了头孢噻呋的检测。
- 牛肉中还减少了司坦唑醇、丙酸睾酮的监测。
这些调整反映了国家对不同类型药物使用情况的最新考量,以及对公众健康风险评估的更新。
4.检测方法改进
对于鸡/蛋检测项目中的氟喹诺酮类,在2025年改为喹诺酮类,采用GB/T 20366-2006标准下的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。这种方法的变更提高了检测精度,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残留状况。
5.检验结果处理
针对肉牛肉羊兽药残留专项监控中发现β-受体激动剂阳性的案例,明确规定必须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,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溯源追踪和查处工作,以强化法律执行力度,确保食品安全。
6.检测结果汇总
为了更好地管理检测数据,2025年的计划中增加了对检测结果汇总记录的要求。如果检出数值位于检测限和定量限之间,对于有最大残留限量药物的情况填写“定性检出,符合规定”;而对于禁停用药物则填写“定性检出,不符合规定”。这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,便于后续监管和整改措施的制定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发内容,其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内容仅供参考!